统计211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卷设计与分析:效度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10 10:0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问卷设计与分析:效度分析
问卷效度可以理解为问卷的有效性,也就是问卷题目在多大程度能够反应测量内容的。如果一份问卷的效度不好,那这份问卷可能是调查不到你需要研究的内容。常用的问卷效度包含:内容效度(也称逻辑效度)、效标效度和构念效度。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反映的是问卷内容与广度的适合程度,换句话说,内容效度就是研究者设计的问卷是否能够测量到研究内容,有没有存在跑题的现象。
内容效度常用的评价方法是“专家评定法”,即寻找多位该领域的专家对设计的问卷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专家评定法是在问卷调查之前进行的。
2、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是问卷与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问卷有效性的高低。效标是问卷测量结果有效性和意义的参照标准,其必须能够反映测量内容的内涵。如,要调查学业自我效能感,那可以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效标,因为学业自我效能感属于具体领域的概念,而一般自我效能感数据一般领域的概念,一般领域的概念包含了具体领域的概念。同时,效标的测量工具还需要是被普遍认可的,这样才具有权威型。
效标可以分为两类:内容效标和关联效标。内容效标主要是针对测量内容,关联效标主要是针对结果。如上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就是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内容效标,如果选用学业成绩作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效标,那么学业成绩就是关联效标。
效标效度的量化计算方法是计算两个问卷的相关系数。
3、构念效度
构念效度是指问卷能够测得一个抽象概念或特质的程度。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因素分析。
在SPSS中,使用因素分析的操作如下: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界面,将问卷题目选入到“变量”中,在“描述”里面选择“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在“旋转”中选择“最大方差法”或者是“Promax”(本例中选择最大方差法)。设置完成之后,点击确定运行分析。
在输出结果中,首先看到的是KMO检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QQ截图20160810100137.png (8.61 KB, 下载次数: 0)
因子分析首先需要检验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检验的方法就是KMO检验,要求为KMO值≥0.7,Bartlett具有显著性(<0.05)。在本例中,KMO检验的结果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为了提取维度,提取维度的方法是根据特征值是否大于1进行判断,这一部分的结果是“总方差解释”表格,如下图所示:
QQ截图20160810100228.png (30.31 KB, 下载次数: 0)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2个,因此可以提取两个因子。因子1的解释率为41.749%,因子2的解释率为14.49%,总共解释了56.239%的变异。方差的解释率要求是越高越好,但有些学科定的标准是80%,有些则比较低,这个要看具体要求,并综合因子分析的其他结果进行考虑。
每个因子包含的题目需要根据表“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进行判定。旋转后的成分矩阵给出的值因素负荷值,要求问卷的题目在一个因素上的负荷值越高越好,一般要高于0.4,在不同因素上的负荷值不能相近。在下表中,题目A1在因素1上的负荷值为0.68,在因素2上的负荷值为0.193,符合上述两个要求,因此A1是符合标准,如果有题目不符合上述标准,则该题目需要考虑删除。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自尊量表的10道题目均符合要求,都可以保留。根据上表可以看到,因素1报告的题目有A1、A3、A4、A7、A8、A10,因子2包含的题目有A2、A5、A6、A9。
到此为止,因子分析的内容基本完成了。但问卷分析的内容还没有完,还差最有一步,就是对各个因子进行命名。因子1包含的6道题目分别为:“A1大体来说,我对我自己十分满意”、“A3 我觉得自己有许多优点”、“A4我自信我可以和别人表现的一样好”、“A7我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有价值”、“A8 我十分地看重自己”、“A10 我对我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通过这6道题目可以看到,他们都是对自己的一个正面肯定的描述,据此我们可以将因子1命名为“正面肯定”。因子2包含的4道题目分别为:“A2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A5 我时常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骄傲的”、“A6 有时候我的却感到自己没有什么用处”、“A9 我常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从这4道题目可以看到,都是对自己的一个负面否定的描述,因此可以命名为“负面评价”。
因子分析完成之后,一般还需要采用AMOS进行一个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问卷的拟合度如何(详见之前的文章)。当这些分析都完成了,一份问卷的分析工作也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研究者对问卷的使用了。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您邀请朋友关注微信号“统计211网( ID: tj211_com)”!

还可以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二维码.png.thumb.jpg (26.78 KB, 下载次数: 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关于我们|小黑屋|联系我们|赞助我们|统计211 ( 闽ICP备09019626号  

GMT+8, 2025-4-1 00:02 , Processed in 0.08900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