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211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品觉:用数据去驱动扁平的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1 15:0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itongji.cn/article/0R026222013.html
     电子商务发展到现在,一些人认为自己是用数据来驱动公司发展,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往往被数据所蒙骗。比如,一家B2C网站老板,员工告诉他,1天客户停留在网站上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比同行多3分钟,这个B2C网站老板一定会非常开心。但是,他并没有问,买东西的顾客停留多长时间,不买东西的人又停留多长时间。其实,有可能实际情况是买东西的人比不买东西的人停留的时间更短。
    大家再预测一下,假如这位B2C老板从此后决定尽可能延长客户的平均停留时间,是不是可能适得其反?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世界,数据对于运营者来说,犹如黑夜里的眼睛。学会用数据区来驱动扁平的世界(细分市场),决策者可以看得更深刻、更深远。
  
  
追根溯源
  
一个数据看起来很棒,但是实际上却有很多问题。
  
      一般人认为数据很“专业”,实际上它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比如去银行取款,柜台上有一个评价器收集客户的满意度。对于电子商务公司来说,具体的运营情况不像实体经济那样直观,它犹如战争时期一张写满了秘密的白纸,只有放在特殊的液体里才能显现出来。而数据,就是反馈情况的特殊液体。
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亚马逊发现有批人点击商品一次,不到两秒就下订单,管理层在思考,什么人不到两秒钟就下订单了呢?亚马逊的首席科学家韦思康是个非常严谨德国人,不追到数据源头发现真相誓死不罢手,1个月之后才发现,这批不到2秒钟就买东西的客户,实际上是前一天中午11点50左右就上亚马逊了,不过是过了当天夜里零点之后才下订单,而亚马逊的系统是零点就刷新一次,所以最后的数据显示的是,这些客户登陆不到2秒钟就下订单了。
而现在很多人只重视数据的结果,而忽视了数据的来源,实际上这种数据是不可靠和不完整的。先拿大家都感同身受的例子来说,银行的评价系统显示,90%的客户“非常满意”,管理层只看结果肯定高兴,但是有没有问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评价器是放在哪里的?真实情况是,中国人普遍都爱面子,评价器是放在被评价人面前,人们当着人面就送个顺水人情,这个90%是含有水分的。
     所以,一个数据好像比较棒,但是实际上却有很多问题,依靠不追根溯源的数据做决策是不可靠的。
就拿当下很流行的“转化率”来说,有的网站明明有流量,但是却没有交易量,明明有交易量,却没有持续的交易量。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这里只挑关键词这一个细节来分析。比如,一个关键词吸引了很多人来注册,但是这些注册用户并不买东西,这个注册用户的数据就没有意义了;有的关键词可以吸引用户来注册,同时这些用户也买东西,但这也未必是最好的结果,因为这些用户可能不会重复购买。做生意,回报和投资的比率越高越好,只看该关键词带来的“注册用户”和“一次购买”的数据都不可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这只是反应数据来源重要性的冰山一角,需要数据分析师有非常严谨的态度。曾经,我告诉韦思康,打开敦煌网需要4秒钟,他立马让我叫来做技术的同事,问这个4秒钟怎么理解,是美国人打开用4秒钟,还是英国人打开用4秒钟,这个4秒钟和交易量有关系吗?我当时很触动,连这么一个很基础的数据,他都是以求证的心态来分析的。
  

立体眼光
  
一个风光的数据换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是一片暗礁。
  
     确认数据源的准确之后,接下来是分析数据。数据如同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必须用立体的眼光观察。
    比如,某一件产品被点击了1000次,决策者认为这款产品点击次数高,要把这个产品放在页面更为的显要位置,但这个做法实际上有待商榷,因为他忽略了两种情况:一是这个位置放其它产品,可能点击次数比1000还要高;二是这1000次点击没有产生交易,只是浪费了流量而已。
    所以说,数据分析最怕一概而论,数据需要用立体的眼光切开来分析。
    如文章开头中提到的平均停留时间,除了用购买者和非购买者的角度来分析,还可以用地域的角度来分析。有一天,同事告诉我,欧洲客户停留网站的平均时间上升了,我用地域的角度去分析,发现多数国家的确是上升了,但是有几个国家下降得特别厉害。这是什么原因?是这几个国家发生了纷乱?还是因为节假日?或者是物流配送在几个国家出现了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要从本公司运营找原因了。
    数据对于电子商务公司的决策者来说,是预测风险的雷达,一个风光的数据换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是一片暗礁。比如,2009年之前,Facebook和开心网的流量增长速度都比较快,但是开心网最近的流量却下来了,有一个原因是开心网的产品很单一,最大的流量来自于开心农场,流量没有分流下去,每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开心农场后期流量有所下滑也很正常。假如开心网看到开心农场带来庞大流量的同时,也看到了只有一款产品带动流量的事实,就会避免风险。而在Facebook,十几个人个人只干一件事情,在数据的海洋里寻找暗礁,比如他们发现一个新用户进来,如果前三天没有交到朋友,80%的客户就会离开,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找到产品经理,告诉产品经理应该设置产品功能,让新用户在3天内必须交到朋友。
    今天,很多人说电子商务的两条腿是物流和供应链,我认为第三条腿可以算上数据驱动。对于电子商务公司决策者来说,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网站老板来说,不要以外表很美的数据自夸,多从几个角度来分析数据很有必要。
  
艺术解读
  
数据是对业务的反馈,越快处理产生效果越显著
  
       数据不是硬邦邦的,而是一门艺术。这方面,亚马逊的首席数据分析师韦思康对我影响至深,除了严谨的态度之外,他教会我一些内心的方法。
    我们一起看一堆数据,两个人都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他突然对我说,“你先去楼上5分钟,我也去别的地方5分钟。”他突然这么一句让我摸不着头脑,紧接着他解释说,“我们现在心情都很沉重,创意不可能在沉重的时候爆发出来的,5分钟后我们轻松了再来看数据。”
    这也就是说,分析数据,态度要严谨,心态要放松。韦思康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数据分析师,我在欧洲商学院(INSEAD)上课的时候,他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来给教学。在他来北京之前,我就给他写了一封邮件,表示想问他几个问题。他回邮件说,有问题课堂上问,课后问的话要收费,一天5万。那时还觉得这个老师很功利,但是转念一想,成功的捷径是找到最好的老师,便回复邮件说以我现在的能力只能是付费半天,而且把想问的问题都列在邮件里了。我们见面的时候,他问我,怎样才能让我开心。我说想要成功。他反问,你现在不是已经很成功了吗?我又接着说,我想和他一样,成为一个很成功的数据分析专家。韦思康告诉我,在他所教的学生中,问这个问题的不到5%,很情愿教我分析数据的方法。
    随后,韦思康在北京的所有行程,都让我全程陪同。他带我去做按摩推拿,躺下时,韦思康问我,为什么所有人等服务完了之后才给小费?如果早给小费的话,不是会激励服务人员做得更好吗?说完后他就给了服务人员100块钱的小费。过了一小会儿,他又用英语让我夸赞按摩师的手法非常棒,按摩师听了之后非常高兴,更加卖力了。
    出门时,我只是觉得这次的服务比平时更好一些,并没有想到与数据分析有什么关系。但是韦思康却点醒了我。韦思康说,这和分析数据是一个道理,一个客户买了夏天买了一条裙子,应该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她的购买体验,如果等到冬天再问的话,客户早忘记了,即使记得也不准确了,采集数据对业务的帮助就不大。
    自此之后,我也把韦思康分析数据的方法传给我的团队。敦煌网数据分析师一开始只有我1个人,如今已有8人,全部都是自己带出来的,这点我很欣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13-8-21 22:49:55 | 只看该作者
very good !  非常好的文章 。
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9:27:45 | 只看该作者
a530491093 发表于 2013-8-21 22:49
very good !  非常好的文章 。

多谢
4
发表于 2013-8-22 15:01:06 | 只看该作者
受益良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关于我们|小黑屋|联系我们|赞助我们|统计211 ( 闽ICP备09019626号  

GMT+8, 2025-4-12 06:36 , Processed in 0.0786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