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211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计“故事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30 14: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看电视,发现各种“故事汇”类的栏目多了起来。还听过一句很牛的广告词:“咱都是有故事的人。”
  统计人一般属于故事不多的人,也许工作所致吧。曾经写过一篇说统计人的小文,取电视剧《渴望》主题歌的一句词为名——《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一说统计人这点事,平常、平凡、平淡这类词用得最频繁。这不,最近还接到原辽宁省统计局副局长赵毓正赠送的新作《平白人生统计人》。其实,除了那些电视上经常露脸的主持、明星,公安战线那些虎胆英雄、生死卧底,再加上些商海征战的风云人物等等,生活中的大多数,谁不是“平平凡凡过一生”?
  然而平凡也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这两年常和各地统计朋友走动,发现统计队伍由于纳新的渠道愈发多元,加入的人士愈发多样,生活也就愈发多彩起来。所以较之过去的平凡,今天的故事竟也不平凡起来。
  你看,这是什么情景:大约在去年冬季的一个夜晚,一辆轿车在某地一段高架公路上疾驰。突然,在本应转弯的地方,车径直前冲,只听“轰”的一声,撞上一个土堆后腾空跃起。刹那间,车像离弦之箭,射向高架路护栏之外。瞬间,一切又归于静寂、归于夜色。很久很久,从翻倒的变形的车厢里爬出一个人,他坐在已成残骸的车旁,慢慢摸索着什么。忽地一缕火苗跃亮,他点燃了一支烟……
  惊骇这样的场面,更惊骇这个抽烟的人,他曾经是空军某部飞行员,驾龄25年;现在是一个统计人,任职苏州统计局副局长,名张善祥是也。他的传奇经历,按我们统计术语说,也是个小概率事件,但是小概率就意味着可能。张善祥说:“在副驾位竟然大难不死,当时一口烟下肚,脑袋里最先浮出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儿子还没结婚,二是在天上飞了25年无事,没想到落地……”
  今春我们到苏州调研,接待我们的张善祥骨折部位还打着石膏,我们很担心,劝他回去休息。他拍拍厚实的胸脯说:“没事,过去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真是,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强悍、沉着、刚毅的劲,非常感染人。这种素质是人生的钙,作为一个统计人,看他听他很补钙。而他那关于儿子的婚事,则极尽侠骨柔肠,直叫人感慨“天下父母心”!还有,如今已是统计人的张善祥,分析事故很量化。他分析,当时交警测量,车从跃起到落地,在空中滑行达32米,若不是时速120的速度,若不是高架与地面垂直有24米的距离可供缓冲,若不是土堆使之腾空,若不是……一切不可想象。他感悟:无论天上地下,按规则行事,不幸的小概率才会更小。
  从南到北,在东北边陲延吉市统计局,还见到过这样一位女局长,名叫肖艳新。她是半路出家,从审计局易职统计局。审计和统计,一字之差,新角色她演得很新很有创意。讲一个小故事,就叫《暗访》吧。那是在2006年,肖艳新看到有的专业要数就是一招“守株待兔”,而且心态普遍是,你给我报我就上报,你不给我报我也不报,数多了少了漏了,跟我没责任。肖艳新觉得这种工作方法太被动太消极太懒惰,光坐办公室,数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 不行,得改进。于是,财贸科有几位女同志首先行动了。方式是到饭店暗访,形式是在那里吃饭。她们兜里揣着局里批给的1000多块钱,每天晚上开始出入很豪华很气派的大饭店、大酒楼,几个月下来,走了40多家。
  这种暗访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很牛儿地坐在很高档的各色大酒店,摸摸口袋,您一张嘴点盘花生米、点个干豆腐,人家怎么不起疑,怎么能待见你?而且吃饭中还要对服务员、收银员、老板等明查暗访、周旋几番。好在有干过审计的人运作,有求真的统计人操作,加上访多了,心眼就多了,经验就多了,就有了不卑不亢的从容,有了顺藤摸瓜的技巧,有了从桌次、翻台到销售额、利润率的推断,有了翔实的调查记录。这么一走出办公室,第一手资料兜上来了。经过确认,限额以上向统计局报表的餐饮企业,由原来的21家增加到70多家。延吉市一位市领导说,这种方式,是个很好的尝试。不这样搞,现阶段很多真实数据不容易上来。后来延吉市统计局的暗访被排成了小品,演出后很多观众说,没想到统计工作这么不容易!边陲之地,统计巾帼,暗访求真,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这是打破陈规的创新精神。
  说故事,还有这样的事。前几天在昆山调研,市统计局尤副局长带几位同志与我等同行。酷暑当头,行车路上自是口渴难耐。突然见路边西瓜摊,黑籽红壤让人大喜。大啃一顿,消渴解暑,惬意上路,绝尘而去。突然,车内有人惊呼“不好,没给西瓜钱!”按说当今这不应引起惊呼,不过13元钱嘛,但就是有人惊呼了;再说车已跑出一里多地,惊呼一声、遗憾几句,又不是故意的,也可以继续加速了。但开车的尤副局长几乎没有迟疑,“刷”的一个急停一个调头,顺原路返回了。打理西瓜摊的乡下女人,可能也忘了这事,拿着钱大悟加大愣。也许,这些当事人今天都已经忘了这码事,但我久久忘不了。钱不多,如今人们还爱说:“不差钱”;事不大,概率也不大。但想想,面对很多很差的不诚信的事,统计人做得很不差;面对似乎可以的偶然的“小恶”,统计人“而不为”,讲求的是大道理。这样的诚信闪光,闪在追求“真实可信”的统计人身上,很亮堂。
  说是统计“故事汇”,篇幅所限,实在汇不出多少故事。权作以少见多,以小见大吧。我知道,如今的统计天地,更多更精彩的故事,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是讲也讲不完的。说咱统计人的故事,又想起了句很牛的广告词:“咱都是有故事的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关于我们|小黑屋|联系我们|赞助我们|统计211 ( 闽ICP备09019626号  

GMT+8, 2025-4-10 13:36 , Processed in 0.0721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