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211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招揪出问卷中的李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6 17:0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ngming 于 2011-1-16 17:03 编辑

作者:舍得 男,1982年出生,毕业于湖南大学统计专业,致力于商业数据分析与挖掘,力求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指导营销管理。用数据说话,说真话,说实话!博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dataway

夜深人静,你却烦躁不安。一头是调研报告的最后期限,一头是调查数据的百思不解。因子、回归、聚类、判别都使用过了,神经网络、关联规则和决策树也尝试好多次了,可面前的这堆数据还是无法解释。你打一个哈欠,将烟头狠狠地拧在烟灰缸上,然后起身冲下了今晚的最后一杯咖啡。你知道这一杯下去,天就要亮了。接下来的白天,你要先忍受老板的臭骂,再接受客户的罚款。想到这里,你可能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地爆出两句粗口。骂那个狗日的督导不称职,骂那些兔崽子访问员又造假。

如果能在问卷整理的时候就及时发现问题,那么你就不会在deadline的前夜被劣质的数据折磨的如此狼狈不堪。现在,我分享一下数据抓鬼的三班斧,一来能帮你审核数据、辨识真假,使得从统计秘籍上学来的分析招数能有用武之地;二来也能间接自律一下前线的调研,顺便整治一下市调行业的不良之风。

第一招:设置同质题目,一个问题,多处提问。

同质题目是指一个问题在问卷中设置两种问法,对一个受访者访问两次,只要这两个答案不一致,哈哈虚假数据!比如:年龄和身份证号码一起问,小孩的年龄与年级一起问。还有就是利用态度量表,设计正反问法。举例如下:在一份测度啤酒消费习惯的态度量表中,问题 1和问题5是一对同质问题,只是1是正向询问,5是反向询问。

当某个案,问题1与问题5的选项之和超出【4,6】的范围,我们可以判定是虚假个案。比如:问题1选1,问题5选2,两者相加得分为3;问题1选3,问题5选4,两者相加得分为7。3分和7分都超出了所能容忍的范围,判处该个案死刑。

第二招:测度选项比例,判定虚假。

一般来说,通过分析每一份个案中同一选项的比例,可以发现虚假数据。比如,在某个30道题目的调查问卷中,某选项的比例超过70%,比如70%的选项全是C,则可将该份问卷判定为虚假问卷。同理,通过计算某个访问员所有调查问卷中选项的比例,如果某一项的比例超过阀值,则可以认定该访问员造假。那么不要手软,坚决对该访问员判死刑。

第三招:测度总分分布,衡量整体质量。

这里重点介绍如何通过测度数据的分布,来判定调查问卷数据的可靠性。以满意度调查为例。在对数据量表量化之后,可以计算出每个个案所有量表的总分。比如,一共有30题,每题的得分范围为1-10分。那么总分的理论取值范围就是30-300。如果我们一共收集了500份问卷,那么就应该有500个总得分。理论上讲,一项服务的满意度应该服从正态分布。因为大多数被访者的评价应该差不多,高分和低分的评价应该比较少。当然,这只是经验判断。那么现在我们来看,调查结果的总得分分布,如果接近正态分布,则可以说明该调查数据是可信的。如果数据远远偏离正态分布,则认为该数据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样任何分析都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对本次调查判死刑。

招外招:记录填写时间,越短越可疑。

最后,分享一个招外招。如果你做的是网络调查,那么这一招很管用,堪称绝招。具体做法就是系统自动记录用户的答题时间。如果用户答题所用的时间很短,则认为该用户纯粹是在骗奖品。如果你们的服务器很牛b,牛b到可以记录被访者填写每一道题目的时间耗费,那么纵然李鬼潜伏的再深,也得乖乖束手就擒。


抓鬼三招,一招接一招,招招致命!潜伏再深,招外还有招,乖乖就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免责声明|关于我们|小黑屋|联系我们|赞助我们|统计211 ( 闽ICP备09019626号  

GMT+8, 2025-4-19 11:49 , Processed in 0.0767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