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tj.100xuexi.com/HP/20101025/OTD250728.shtml
我们统计人,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这一系统中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何种专业,安排在什么岗位,都必须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形象的塑造,统计岗位神圣的职责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时刻注意修形、修行、修心,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
“修形”必要,“修行”更重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工作之余修修面、美美容,改善一下个人外在形象,无可厚非。但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不能只注重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的涵养。“三十二字”统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统计人不仅要具有旺盛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最佳的工作状态和端庄的个人形象,同时还必须通过修行、修心,做到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为业,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经得起考验,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始终做到不仁之举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清之行不干。
行源自于心,“修行”贵在“修心”。作为统计人,要通过“修行”、“修心”,做到无愧于人生、无愧于职业,必须秉持“三心”:
一是存羞耻之心。孟子日:“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明是非,知荣辱,是为人的起码标准,做人的道德底线。“只要羞耻心尚未泯灭,体面就依然存在。”一个人一旦丧失了羞耻之心,将无可救药。有了羞耻感,我们就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经常盘点自己,反省自身的弱点、缺点和错误,促进自我完善;就能做到对自己曾经有过的不当行为进行反思和忏悔,并努力去改正,也就能保持心正影正,惟其如此,才能在自省中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不断提高道德素养。
二是怀敬畏之心。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我们统计人手握统计之权,我们所上报、公布的统计数据是否真实、是否准确,事关党政决策和民情民意,决非儿戏,来不得任何马虎,必须常怀敬畏之心。“恐惧是理智的开端”。有权即有责,我们要做好统计工作,就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权力运作有惶恐意识,时常感到“举头三尺有神明”,从而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唯恐群众有不满,工作有纰漏,行权有偏差。国外有一个气象研究所有句名训:“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这句话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统计干部对手中统计之权的高度责任和内心敬畏的自律要求。
三是守平常之心。在当前条件下,无论从纵向比还是从横向比,统计部门权微势弱、统计职业“清水衙门”、统计岗位清贫清苦、统计工作繁复艰巨已是不争的客观事实,甚至可以说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有根本改变。那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正视和面对客观事实,一方面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静之心对己,以平常之心待人,以平稳之心处事,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实绩来赢得群众的理解和尊重。
(作者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