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211
标题:
用数据说明周期股的逻辑
[打印本页]
作者:
O(∩_∩)O
时间:
2013-5-27 22:53
标题:
用数据说明周期股的逻辑
投资人有几个股市投资的简单逻辑:
1.当通货膨胀即CPI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更安于现状,即使银行的存款利率很低也不会有太大的危机感。
比如上个月的CPI指数同比增长2.4%,央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
这种现象至少会预示传统意义的投资者不会有太大动力把更多的钱投入股市,起源于中国人的保守态度认为,什么都不做比做了风险更大。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已经穿上鞋了,就会在各种内陆间比较收益与风险的比值。
这两个比值甚至可以解读很多传统行业萎靡的根源,依照这个线索你可以得出另外几个结论:
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动力没有去年强烈,理由是照现在的逻辑来看,2013年的CPI指数如果没有投资入住,跑赢去年几无可能。
过去的周末里,习近平李克强暗示可以容忍更低经济增长,前提是经济改革要有阵痛期,如果领导层放弃了形象工程,得到的更多会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更足。发改委官员说,近期不会再有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也在印证着这一结论。
从数字出发的经济前瞻往往更具有精确性,如果上述结论没有在年中时候改变,那么就不应该觊觎更大的期望对待大盘,未来CPI新低和PPI新低都不应该恐慌,这反而给了中小盘和一些创业板技术革新的机会。
过去的几年中,政策不是第一次如此允许经济数据下行。一项数据表明这个事实,这是笔者总结的过去10年的我国CPI平均指数:
2003年 1.2 %
2004年 3.9 %
2005年 1.8 %
2006年 1.5 %
2007年 4.8 %
2008年 5.9 %
2009年 -0.7 %
2010年 3.3%
2011年 5.4%
2012年 2.6%
其中2007年在CPI达到4.8%以后,上证指数也一度创下了6124点新高,2008年4万亿投下后迎来短暂欢愉,随后2009年CPI创下负值。而当CPI超过5%以后,人们则更愿意把金钱投资到杠杆更大的房地产市场中,股市投资已经不能满足资金的渴望。
对比几次CPI低于3%时候的市场,都是小盘股大行其道的日子,理由是主力资金全部认可大盘股没有任何前途,因为资金上限已经封顶了,这是周期股上下波动无力崛起的数字概率游戏。
创业板和中小盘股的另一场欢愉是,传闻说国家高层把重启IPO的事情,放到了三季度,二季度已然无望。
欢迎光临 统计211 (http://tj211.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