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211

标题: 言不在多 学在积累 [打印本页]

作者: 鱼啊    时间: 2011-6-30 14:07
标题: 言不在多 学在积累
  爱看谚语、警句、格言、箴言、名人名言之类的东西,一则有的确实精辟、有哲理、有启示;二则短小、一目了然,好则流连思索,不好则过眼云烟。所以早年在一统计杂志当编辑时,就开过一个小栏目,取名“凡人凡言”,每期杂志80%的页码都有这块地盘,设在每页的“地脚”,一般就是一两句话加一个作者署名。你还真别说,这小玩意还非常受欢迎,作者不少,读者也很多。不管文字多少,大小也是一篇文章,每条还有两块钱稿酬,记得一读者来信说,这是他平生刊登出来的唯一一篇文章。
  其实名人名言也好,凡人凡言也罢,人们爱看,关键还在说得好不好。因人而名的名言如果说得不好,肯定也是短命的;反之,非名人如果说得好,有的还真能流传开来,虽然作者的名字可能在流传中流失,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本非名士,无名何妨。三句话不离本行,干统计的,咱还是转到咱们统计的名人名言或者凡人凡言上。欣赏统计名人名言,对统计人是一个很惬意、很开心、也很提振士气的事。
  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对统计有一段很著名的名言,很多统计人都津津乐道,他说:“学者不能离开统计学而研学;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学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学而执业;军事家不能离开统计学而谋略。”马寅初以学识渊博而著名,更因为敢讲真话而闻名。 这样的人如此说统计,当然权威,当然有分量,当然提气。马寅初为什么如此说统计?还是引他所言:“人类社会,日臻繁复,耳目有所不周,则不能无赖于统计焉。盖个人动作,在之于社会有关。倘于社会事实,未尽了了,则闭门造车,难期合辙。自然界现象,变化万端,亦非一二人力所能穷,则综合统计又为必要。是故……”马寅初的话虽出口多年,但犹如针对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统计而言,且“闭门造车,难期合辙”,所指弊端,形象深刻,于今意义犹存。
  说统计必要,名言到底是名言。但是很多凡人所说,也很有意思。“问咱统计重要不重要,我从来不直接回答,总是反问:假如没有统计,世界会怎么样?”这是一位统计人告诉我的。会怎么样呢?我想到了那句“盲人骑瞎马”。
  在《统计数据的真相》一书封面上,看到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首先要掌握事实,然后你可以随意歪曲它们。”对于统计,最重要的“事实”,就是统计数据;所谓随意“歪曲”,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按照自己的方式使用它。这句名言,想想很有趣,它不从正面说掌握事实可以如何如何,而是以“随意歪曲”事实从反面告诉你“事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正如《统计数据的真相》里的一段所说:“在一些统计数据中,数字本身已经是错误的;而在另一些统计数据中,人们是在用正确的数字做错误的引导。”数字的海洋,大浪淘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与数字打交道的统计人,既要博得惊涛骇浪,也要识得暗流漩涡,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有价值的统计名人名言和凡人凡言,都是统计智慧的结晶,统计灵感的迸发,统计实践的感悟。怎样看待统计地位的高低,有统计人说:“地位在主观努力,所谓有为有位;也在客观形势,所谓水涨船高。关键在心态,不卑不亢、宠辱不惊。”这样的心态,来自文化修养、来自职业修炼。一个普通人,常怀这样的淡泊宁静之心,就是在企及人生的高远境界,就会在事业的道路上,踏实而稳健地前行。
  大千世界,统计虽仅一方,但其工具性质,已决定其涉猎广泛。所以有关统计的名人名言和凡人凡言,也可说洋洋大观。关键是要有事没事常翻书,留心留意闪光点。马克思在他《致路德维希•库格曼》中有这样的话:“在我生病期间,我是无法写作的,但是,我吞下了大批统计学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材料’ 。对于那些肠胃不习惯于这类食物并且不能把它们迅速消化的人来说,这些材料本身就足以致病。”伟大之人总有超人之处,平常一笔,点滴之处,已见榜样的光芒。无论做什么工作,能吞下一些统计方面的“材料”,无疑会有“滋补”; “在线”统计工作,能吞下更多的统计方面的“材料”,肯定是一“大补”。常常给自己这样的补养,“肠胃不习惯于这类食物并且不能把它们迅速消化的人”,就会增强消化能力。
  统计的枯燥和乏味毋庸讳言,但读统计的名人名言和凡人凡言,总给人很多畅快和信心。常补充点这类东西,给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加点“味精”、补点“钙质”。





欢迎光临 统计211 (http://tj211.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